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

经济工作计划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主要目标:  

1、贯彻执行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完成市人民政府下达市、县级储备粮储备任务。  

2、完成市、县(区)粮食购销量10万吨。  

3、参与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种植面积40万亩。订单粮食面积20万亩。  

4、确保本市驻军和武警部队军粮供应任务的完成。  

5、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救灾救济和农村生活安排粮食供应任务。  

6、建立粮食应急保障机制,确定和加强粮食市场监测网点,粮食应急储存、加工、供应等系列工作。  

7、完成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粮食调查摸底工作。  

8、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证》核发和年审工作,两证年审率达80%以上。

9、贯彻执行广西年度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基本掌握全社会粮食流通情况。  

10、大力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宣传教育,宣传面达80%以上。  

11、加强粮食市场监督检查,逐步规范粮食正常流通秩序。  

12、履行结全社会粮食经营者违法违规处罚职责,严格按法律法规程序执法。  

13、加强对粮食的收购、运输、储存监测检验,抓好粮食质量安全。

14、加强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抓好春秋两季普查,确保库存粮油“一符六无”合格率达95%以上。  

15、指导县(区)国有粮食企业完成改革改制工作任务。  

16、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完善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文件夹精神。根据国务院、自治区文件精神,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制定和完善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加快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  

二、突出重点,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1、抓好粮食内购外采。年要充分利用粮食直补政策,全市力争收购15万吨粮食,确保全市粮食总量平衡。  

2、搞好粮食销售工作。按照《南宁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要求,确保首府市场粮食供应。重点保障部队粮食供应、城镇低收入居民、下岗职工、大中院校学生和农村灾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两户两属”的救灾救济口粮供应,维护首府社会稳定。  

3、充实市、县粮食储备。市、县储备粮管理公司,要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储备规模落实到位,切实做到储备数量真实、质量保证、储存安全。同时搞好每年春,秋两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科学保粮水平。  

4、抓好《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全市28粮食供应网点和21个粮食加工企业的粮食物资准备以及配套设施工作,加快我市粮食物流建设步伐,做到在紧急情况下,拿得出,用得上,保证全市粮食有效供应。  

5、加强对粮食市场监测和预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粮食局信息中心的各项设备和力量,以其为核心,充分发挥全市22个网点的信息监测网络作用,调查分析市场,掌握市场发展变动趋势,及时汇报情况,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配合有关部门共同维护首府粮食市场稳定。  

三、破解难点,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按照桂政发文件和《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以资本为纽带,对7县国有粮食企业实行战略性调整和重组,保留骨干购销企业和优良资产;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行股份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粮食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年基本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年把发展粮食产业经营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扶持培育一批龙头或骨干企业。争取市财政支持,重点支持2—3个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或骨干企业,推动全市优质粮食品种的产业化种植,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新的突破。

二是抓好优质稻生产基地和粮油食品加工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的建设,以横县、宾阳、武鸣、邕宁等主要产粮区为依托,利用国家粮食直补政策,建立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全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

三是着力打造我市粮油品牌。充分利用“桂井牌”粮油产品被指定为南博会专用供应产品的契机,着力打造“桂井牌”粮油精品,以粮油产品为依托,进一步打造上林、宾阳、横县、武鸣优质米品牌,加大对具有我市特色的粮食品种的开发力度,把粮食产业化经营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  

五、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维护正常流通秩序。  

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承担对粮食市场监管的职责。加强对粮食流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管理的职能,加强行业指导,结合《行政许可法》实施,大力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宣传教育,依法行政,依法管好全社会的粮食流通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下发文的要求,摸清粮食批发、零售市场经营情况,建立覆盖各类粮食经营的粮食购销存统计报告制度,加强粮食批发、零售市场监管,引导和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制定《南宁市关于加强粮食批发零售市场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粮食市场的正常流通秩序,完善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做好对全社会粮食经营者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维护粮食市场的正常流通秩序,促进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积极参与和服务南博会,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充分利用南博会的平台,全力做好全市粮食系统招商引资工作,要以现代物流、粮食精深加工、粮食产业化链经营、房地产开发和地方特色经济等为方向,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力争引进二到三个项目,实现年利用内外资增长速度高与全区粮食系统的平均水平。

主要措施:一是开展项目可行性调研,制定好招商引资项目发展规划,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

二是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站、报刊等媒体进行项目推介,主动参与粮油产品展示、贸易洽谈、中介招商等多种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三是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重大项目跟踪负责制,确保全市粮食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七、抓好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粮食系统队伍稳定。  

1、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有装备,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力度,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力度,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  

2、做好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年我市各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要善于发现带有倾向性矛盾,做好化解工作。尤其是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按照政策妥善安置好。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拓宽职工再就业门路。特别关注“4050”人员及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把粮食企业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按规定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对生活困难又没有收入的职工,按规定进入“低保”,为企业改革改制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八、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市粮食局开展创建自治区级精神建设单位。实施道德建设工程,开展以公示制、承诺制、信誉制为重点的创建文明机关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围绕企业改革改制、再就业工作、参与南博会、招商引资、项目发展等,开展以稳定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六心”工程创建活动。  

九、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再就业工程、综治、扶贫、支教、生态文明村建设、计生、老干、工、青、妇、党务、政务信息等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局机关综合档案室力争晋升为一级档案室。

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落脚点,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年局党委将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粮食局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给全市粮食系统的发展定好位。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局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基层,认真解决职工在企业改革改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面向全市工业企业,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减少废弃物排放、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层次,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我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年,发展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重要特征的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在工业重点行业中树立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各类工业集中区都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使企业能源、水资源、重要原材料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处置利用率有较大提高,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大于97%,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率达100%。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市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行业;三是坚决制止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所禁止、限制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四是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

(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按照《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意见》、省《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步伐的若干意见》,组织工业企业全面开展和规范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先在能耗大、污染重的行业以及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或者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每年完成20家左右,争取到年,全市印染、化工、热电、建材、电镀等行业中的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验收,其它行业逐步推进。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

(三)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加强废弃物的回收与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实现“变废为宝”。一是按照《省资源综合认定实施细则》,继续抓好资源综合认定工作,进一步拓宽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二是抓好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利用和体系建设;三是加快新型墙材推广进程,加大对粘土制砖监管力度和新型墙材的推广力度,提升新型墙体材料行业的整体水平。

(四)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一是加强节能监测。督促企业执行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规定的主要产品能耗指标。二是加强节约用电。抓好节电技术改造,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三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认真落实《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员的培训,抓好持证上岗的落实工作,全面推广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四是加强节水工作,重点促进高耗水、高废水排放企业的节水和循环利用工作。

(五)创建循环型企业、工业集中区建设。在纺织、印染、化工等行业中选择部分企业创建循环型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搞好推动工作。在企业群、工业集中区中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园,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下游企业生产过程的原料,以推动区域内企业资源消耗减量化和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六)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一是在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方面,重点发展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以及污染物少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替代物耗、能耗高和污染产生量大的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二是大力发展印染、纺织、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三是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四是推广和应用一批先进、成熟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五是逐步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环保产业企业,加快做强做精我市的环保产业。

四、工作措施

(一)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循环经济工作的领导。市经贸委和环保局牵头负责全市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提出年度实施清洁生产企业计划名单,并会同各相关部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组织完成年度清洁生产企业的审核验收工作。各镇(区)要将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列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统一规划,逐步推进;要结合本地产业实际,每年安排10-15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确保2-3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合力营造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政策,加强扶持力度。为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及新一轮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企业给予一定奖励。清洁生产奖励按《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政办[]8号)执行,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企业的奖励按《关于市创建全国生态市奖励的意见》(政发[]97号)执行,在市财政中列支,具体由财政局、经贸委和环保局共同组织验收确认,报市政府批准后兑现。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有关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扶持政策。继续落实好资源综合利用,新型墙体材料等减免税优惠政策,增强循环经济工作机制的功能与效果。

(三)依靠科技,促进技术创新。加快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充分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要组织开发和推广示范先进适用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技术等,为推进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四)严格执法,淘汰落后产能。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最高定额及效能标准,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依法实行关停或技术改造,推广先进节电节煤技术,对国家明令禁止淘汰使用的设备坚决予以淘汰,对重点耗能设备监测后未达到整改要求或逾期不整改的要坚决依法查处。加强热电联网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拆除热网地区的低效小锅炉,达到降耗、减少空气污染的目标。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攻坚克难,工业经济逆势有为。2019年,预计我区6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4亿元,同比增长6.3%,预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左右,超年度目标增速0.7个百分点。预计完成工业投资7.4亿元,同比增长9.3%,超年度目标增速7.3个百分点。预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4亿元,同比下降21.9%,超年度目标增速19.9个百分点。高标准完成年度工业经济目标任务。

(二)精准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化全区服务平台结构,采取“5+3”平台搭建模式,全力打造企业“云”服务。区产(创)业服务中心累计政策推送企业13万次,回复企业问题1291次,为企业对接股权融资贷款1.3亿元,提供助创服务983次,开展29次创客活动,各类培训117场、1400人次。“楼宇”APP上线以来,依托楼宇社区和“九大员”提供政策推送与查询、企业问题流转等服务功能,累计推送政策11075次,政策点击量达27.7万次,APP下载量3121次。2019年,为更精准做好企业政策服务,区政策云于9月份正式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政策搜索查询、政策匹配、政策、企业问题咨询线上服务,加强政策热搜,设置企业问题“店小二”实时在线回复企业相关问题,建立政策专员机制,已数据化政策共计510条,平台浏览量80682次。注册用户10785个。

(三)政策扶持,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开通产业政策申报系统线上运行平台,政策申报、兑现全程线上流程,实现不见面审批兑现功能,高效便捷兑现产业政策。2019年,兑现2018年区级高质量发展政策奖励资金757.6768万元,市区两级固定资产奖补资金903.05万元,2019年市级技术改造财政增量贡献奖励政策1508.62万元。组织新华印刷、力威油泵、大恒能源等25户企业申报2019年制造强省政策资金2512.46万元。组织志邦家居、远东印务等9户企业申报2019年市级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资金1705万元。组织25户优质小微企业申报贷款贴息补助资金685.19万元。通过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品牌认定、复评等评估诊断服务。推荐申报市级数字化车间1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市级品牌示范企业9个,市级优质小微企业74户,安徽工业精品1个,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

(四)立足创新,民营经济稳步推进。依托区领导“八个一”、“大调研”、“夜访万家”工作机制,区四大班子30名区领导共联系34家民营企业、60个中小企业项目、联系服务中小企业人士逾1000人次,切实帮助协调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一法两条例”专题宣讲会2次,结合产业政策宣讲56场,共培训企业代表1400人次。组织创智天地、IE果园2家企业申报部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组织鑫翰1家企业申报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推荐网才信息、信达商标2家示范平台进行复评,推荐中艺光影、禾润农业科技2家企业进行小微示范基地备案。新建标准化厂房约6万平方米,新增市场主体户数13700户,新增小微企业数量2940户,新增小微企业就业人数9045人。

(五)强化招商,瞄准数据经济高端。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我局承担了我区大数据产业园的招商运营管理工作。一年来,园区共签约入驻北京智慧星光、中核中同蓝博、华元智控、视感科技等13家企业,签约面积26719.5㎡,园区注册企业共36家。园区深入推进院所合作,目前已与中国信通院共同推进大数据、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数字经济咨询应用合作。与上海同济大学共建数据安全实验室,探索城市数据风险解决方案。与上海交大联合成立国家技术咨询转移中心,提供人工智能成果转化服务。

(六)强化监管,节能电保有序推进。制定年度节能工作计划,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围绕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和任务,印发了《区2019年度节能工作考核细则》,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年开展2次专题节能宣传活动,发放节能降耗工作资料汇编3000本、图册5000册、节能环保袋4000个。建立健全三级网络建设,加强电力设施安全防护工作,共发现线路通道及保护区内隐患4处,下达整改通知书3次,输变电清理树障297棵,配电清理树障476棵。督促3家施工单位办理了在依法规划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许可。

区当前工业发展形势

随着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推动,2020年经开区、大杨产业园两大园区部分企业土地收储工作将正式启动,全区工业发展面临着重重压力。大杨产业园现有规上工业企业9户,目前已有安徽日竞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日进电子有限公司2家规上企业搬迁,预计2020年减少产值1.5亿元。经开区2020年有6家企业收储、1家企业搬迁,预计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将减少19亿元:伟宏钢构(7.2亿元)、开关厂(0.8亿元)、合晶电子(0.6亿元)、杏花印务(1.7亿元)、星辰电缆(1.2亿元)、正远机械(1.5亿元)等规上工业企业计划收储,预计减少产值13亿元。炭素搬迁减少产值3亿元。同时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可能陆续受影响减少产值3亿元左右。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方面由于两大园区转型,工业企业新建项目基本停滞,新增工业大项目基本没有。

二、2020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工作思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经济会议精神,以年度目标任务为核心,攻坚克难、主动而为,做好“十四五”工业与信息产业规划,为全区高质量发展书写新蓝图。

工作打算:一是做好行业发展研判。加强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加大对重点行业发展的分析研判,合理性指导企业上报产值,对下滑严重的重点行业通过政策帮扶、龙头企业品质提升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产能。

二是做实企业服务工作。密切关注国家及省、市、区出台的新产业政策,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邀请专家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同时通过政策平台及时把最新、最具“含金量”的政策精准推送给企业。鼓励企业提品质、创品牌,实现产品升级,同时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加快企业发展。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年全市粮食流通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届、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认真回顾总结年全市粮食流通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扎实工作,顺势而谋,应势而上,全力攻坚,全面完成“十一五”,超前谋划“十二五”,推动我市粮食流通工作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拼搏结硕果,粮食流通工作呈现崭新局面

对全市粮食系统来说,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艰辛和汗水的一年,也是收获荣誉和欣喜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价格走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全市粮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粮食局的悉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大、届、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确保全市粮食安全”这一目标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务实创新,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中团结奋进,迎难而上,强化责任,狠抓落实。通过系统上下的共同拼搏和努力,全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得到了强有力的贯彻落实,粮食流通工作硕果累累,呈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在这里,我想用四句话来概括一年来的工作,即:年是我市粮食系统工作理念创新之年,粮食流通发展之年,行业影响提升之年,自身建设突破之年。

——工作理念创新之年。年,全市粮食系统通过深入学习实践,广大干部职工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观念上的重塑和思维方式上的再造。系统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对粮食流通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粮食安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强化,推进粮食科学发展、保证全市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坚定,加快大市场、大流通、大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越来越清晰。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储备、粮食市场、粮食产业化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五大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将我市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粮食物流区域中心和服务全省的粮食物流枢纽。工作理念和发展思路的明晰,为我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跨越式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并成为了凝聚粮食人意志和力量的强大动力,系统上下树立了奋进前行的良好精神状态。

——粮食流通发展之年。年,我市粮食系统紧紧围绕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和保障供需总量平衡的目标任务,按照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项粮食流通业务工作。一是储备粮管理更加规范。认真落实各级地方储备粮计划;开展了全市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积极推广应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圆满完成了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任务,清查结果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我局还被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仓储设施建设推进迅速。市粮油购销公司粮库迁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年底,粮库建设项目完成土建工程进度的85.6%,市场建设项目完成土建工程进度的72%,两个项目建设均超额完成了年初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同时,各县(市)区中心粮库及国储公司粮库(含油罐群)建设推进迅速,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粮食购销进一步搞活。在做好本地粮食收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省外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建立长期、稳定、流畅的粮油货源渠道。年,以国际农业博览会为契机,与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粮食企业签订购销合15份,购入粮食万吨;国储公司、良田公司分别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延寿县建立了产销合作关系。全年全市粮食总购进(原粮,下同)万吨,总销售万吨,均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四是粮食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全市纳入考核的粮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亿元,增幅%,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亿元的%;实现利润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元,增幅%,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万元的%,创历史新高。五是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在充分发挥各个监测点作用,并认真做好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同时,继续推行粮食流通工作专家咨询会议制度,加强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调查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及时全面掌握粮食工作动态及完善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六是粮食应急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进一步细化粮食应急预案,积极签订应急粮食加工和销售协议;为配合“-使命”地震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地震救援粮食调拨组织推演,切实检验了我市粮食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七是粮食监督检查职能不断强化。进一步健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机构,市县两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共建立独立内设机构10个;认真做好普法及粮油政策宣传工作;积极完善粮食收购资格年度检审及后续监管制度,制定了《下放粮食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监管办法》,进一步强化后续监管和监督问效;对外公布了《粮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标准》;加大粮油质量监管和市场检查力度,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八是军粮供应任务顺利完成。不断完善军粮供应管理,认真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确保供应及时、保质、保量。上半年还全面完成了军粮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得到国家粮食局和省粮食局的一致好评。通过积极努力,我市全年粮油市场供应平稳、品种丰富、秩序良好,粮价基本稳定,保证了军需民食的正常供应。

——行业影响提升之年。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加之粮食系统上下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我市粮食行业的影响得到全面提升。一是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得到进一步强化。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逐步细化,责任划分更加明确,该项考核还被纳入了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其作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重要抓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积极配合,认真落实指标任务。五华、盘龙两区还落实了机构、人员,确定了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和粮食储备规模,并创新储备粮管理机制,逐步做好储备粮入库工作。全市贯彻落实情况得到了省考核组的充分肯定。二是“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市政府的专项规划。我市粮食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前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主动超前谋划,积极做好《市“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积极争取,将该规划纳入了市政府总体规划“盘子”。在11月17日举行了论证会上,该规划得到省粮食局、市政协、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规划已正式上报市发改委。三是部门职能进一步强化。在去年下半年启动的全市机构改革中已明确,我局由原来的市发改委代管部门改为市政府工作部门,部门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目前,“三定”方案已批复下发,我局正积极组织实施。同时,我局积极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使各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推进,机构改革初见成效。四是信息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规范信息报送工作,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全年共向市委、政府报送信息231条,被采用43条,其中1条被省政府信息处采用,超额完成了考核任务,超额56.7%。积极推进“阳光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开通了96128接入专线。参与政民互动,局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分别坐客人民广播电台“春城热线”节目和信息港“春城会客厅”栏目,与听众和网友进行亲切交流,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应。建成了“市粮食局网站”和“市粮食局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对外公开信息600余条。在市信息产业办组织的多次测评中,两个网站排名均位于全市49个委办局的前10名,特别是我局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在全市第二次测评中位列第一。

——自身建设突破之年。年,我市粮食系统深入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年”、“干部作风改进年”以及“一团火、一面旗、一盘棋”活动,不断转变作风,提高效能,自身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强化目标管理,推进绩效考核。在年初与各县(市)区粮食局和市属粮食企事业单位签订责任书的同时,对局机关各处室也建立了目标考核责任制,实现了全面考核,不留死角,并在年底进行奖惩兑现。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10月下旬,与河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期现代粮食管理培训班,组织我市粮食系统领导和骨干共计59人参加了培训。局领导班子和其他人员参加了市里“领导干部培训日”的学习。通过培训,我市粮食系统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同时,我局本着用其所长、用其所专、提高效能、多岗位锻炼、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原则,开展了机关内部交流轮岗工作。市粮食储备公司还选用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给机关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三是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着力点,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从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上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开展了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我局在抓好机关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指导,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中。与此同时,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在解决虹山面粉公司和丰和公司信访维稳事件上做出了积极努力。四是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系统上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一起落实。进一步强化教育警示;通过建章立制来求得规范,实现自我管理;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公布违法违纪线索举报电话。一年来,市属粮食系统没有发现任何违反廉政纪律的人或事。五是积极推行机关无纸化办公。我局积极搭建机关局域网,开发办公自动化软件,加强培训学习,全体人员强行入轨,机关内部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一年来,通过积极努力,我局成功创建为区级文明单位,并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了“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局党委连续5年被市级机关工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在市安委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年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我局获得了一等奖;在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排名小组第三。

回顾全市粮食系统年的工作,有发展、有突破、有创新,大事多、好事多、亮点多。正如很多同志深切感受到的那样,目前这个阶段,是年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必将为粮食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系统上下、内外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正确领导和支持指导的结果,是各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事业单位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的结果,更是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耕耘、忘我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政领导班子,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正确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

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一些肯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从当前形势来看,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宏观经济环境的积极变化与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特别是百价之基的粮价受政策影响大,较难把握,给粮食购销及粮食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二是我省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致使省内多万亩小春农作物受灾,小春粮食作物减产%以上。特别是我市的小春粮食生产预计将比计划万吨,减产万吨,减产%。我们都明白,生产决定流通,粮食如此大规模的减产,势必加大粮食流通在保障市场供应方面的责任。面对进一步拉大的粮食供需缺口,我市从省外调入粮食的数量和压力也势必加大,保证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维护粮油市场正常秩序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我市粮食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三是我市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仍然薄弱。粮食产销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仓储设施老化陈旧,储备粮管理机制创新还不足,科学储粮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存在较大差距;粮食应急保供机制还不够健全;粮食市场培育的程度还不够;产业化体系发展滞后,整体竞争优势还未形成。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但是,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在思想先行上还有差距,从目前情况看,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措施还不具体,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效果还不明显。

四是招商引资工作压力巨大。在2月21日刚刚结束的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已明确我局今年组建“南通招商分局”,派驻江苏南通,独立进行招商。明确内资任务亿元,外资任务万美元。我局在既无招商引资经验,又无其他部门配合、人少事多的情况下,深感招商引资压力巨大。

全系统上下对以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有充分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足够的估计,对在困难和挑战条件下做好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

三、全力攻坚,推动我市粮食流通工作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决战之年,也是蓄势冲刺“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届、全会及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继续巩固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以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为中心,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决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松劲,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继续发扬求真务实、高效和谐、争创一流的粮食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完成“十一五”,顺时应势启动“十二五”,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化体系。

主要经济任务指标为:年内粮食总购进万吨,总销售万吨;全系统实现利润万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社会粮食流通统计面达到%。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今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

全市粮食系统要继续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把思想统一到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积极抢抓新机遇,掀起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新热潮。一是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探索中更新观念,在创新中转换思维,真正实现由解放思想向解放行动转变,冲破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桎梏,切实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思路,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不断创新粮食储备、粮食购销、粮食产销合作及产业化经营工作思路,推进粮食流通事业科学发展。二是全市粮食系统要继续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体现在工作上的求真务实,要真正把奋发的精神转变为有为的行动,脚踏实地做好工作;良好的精神状态还体现在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要超前谋划,在发展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迟疑、不争论,在干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在于坚定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树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蓬勃向上,把握机遇,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大力招商引资,坚决完成任务不拖延

招商引资工作是我局今年的一项新任务,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定信心,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坚决完成内资亿元人民币、外资万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不拖延。一是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第一政绩的观念,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紧张快干,强力推进,举全系统之力切实做好该项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目前,我局已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南通招商分局,同时,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沟通能力强、工作作风硬、有发展潜力的要求,选派了有关工作人员。招商分局的同志要通过学习,迅速掌握招商引资知识和技巧;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多争取各方支持,多收集招商引资的人脉链,主动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方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精明能干的招商队伍。三是立足粮食行业自身特点,突出产业招商。主动了解掌握易招到、易落地的大项目,紧密结合《市“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引进一批有利于增强产业实力、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支撑作用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实现重点招商、产业招商,切实提升我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四是强化责任分解和考核奖惩。我局将对招商工作责任进行任务分解,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奖惩办法。系统上下一定要按要求认真落实,真正把招商引资工作抓在手中、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五是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最大限度提供易招商、促招商的条件和环境。对在外招商的同志,政治上关心爱护,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工作上搞好保障,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生活上关爱照顾,让他们安心、专心、放心招商。

(三)司其职尽其责,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松劲

全市粮食系统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巩固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紧密结合当前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抗旱救灾的工作部署,司其职尽其责,切实承担责任。要充分认识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的原理,正视当前60年一遇的旱灾,灾情将持续到今年5月雨季来临方可得到缓解,全市小春减产不可逆转的实际;正视保证市场供应,确保粮价基本稳定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正视抓粮源、保安全的压力和责任。紧密结合粮食部门职责,全面落实粮食流通工作任务,在保民生、保供应、保稳定上下功夫,切实发挥保障军需民食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早谋划、早出手、早准备,强化产销协作,主动掌控粮源,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二是要进一步尝试建立市县两级应急成品粮储备机制,以确保可供市场5-10天的供应。三是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受灾群众口粮供应工作,坚决不允许出现断档脱销的情况。四是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私商粮贩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稳定粮食价格,保持良好的经营秩序。此外,全市粮食部门在完成好自身承担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调配合。做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日常跟踪检查,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请示汇报,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切实对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

(四)做好前期准备,实施十二五规划不滞后

《市“十二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我市粮食系统有史以来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规划,且纳入了市政府专项规划,具有纲领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地位,是全市粮食流通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对于加快推进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产业发展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年,重点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形成共识,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奠定思想基础。二是进一步确立重点发展目标,积极做好项目包装和前期准备工作,加大项目储备,为招商引资提供项目支撑。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争取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并力争将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的规划之中,得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四是条件成熟的项目可进行产业招商,并提前组织实施。五是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步骤、方法及时间要求,并将有关责任落实纳入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和系统考核目标中,一并进行考核。

(五)健全五大体系,保障粮食安全不懈怠

全市粮食系统要紧紧围绕“确保全市粮食安全”这一目标,立足于切实履行自身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储备、粮食市场、粮食产业化和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五大体系。

健全和完善以粮食储备为骨干、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为保障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认真细致、扎实全面安排全市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工作,拟定有关工作计划,保证年内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粮食产销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做好农博会招商布展工作,借助展会平台,进一步拓展购销合作渠道。清醒认识今年面临的复杂形势,提早谋划、提前运作,积极与国内粮食主产区及周边粮食主产国建立良好的粮食贸易关系,牢固树立赚辛苦钱、赚服务钱的作风,培育粮食经纪人队伍,不辞辛劳,深购远销,多收粮、收好粮,主动掌握粮源,充实库存,确保各级储备粮食足额到位。同时,不断增强企业商品粮库存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保供机制,细化应急预案操作规程,加强粮食应急加工、供应和运输网点建设,继续推行专家咨询会议制度,强化粮食行情监测预警,健全军粮统筹和供应机制,切实提高应急保供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智能化管粮和电子竞价交易方式。

健全和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安全有效的粮食储备体系。按照严格管理、严格制度、严格责任的要求,切实保管好中央和省级存储在我市的储备粮食,进一步提高科学储粮水平,努力扩大中央和省级储备粮食在我市的储备规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地方储备,产区不少于3个月销量的规模,销区和大中城市不少于6个月销量的规模”的要求,积极向上争取,适当扩大地方储备粮规模。合理优化地方储备粮品种结构,适当增加动态储备数量。加快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广运用绿色、高效、节能的储粮新技术,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地方储备粮库。按照“布局合理、规模存放、管理经济、安全优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每个县区建立1-2个中心库(含检验室建设),做到集中储备、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科学管粮。全面完成市粮油购销公司粮库一期项目建设及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浅圆仓建设任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二期开发。加强储备粮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地方储备粮管理机制和办法,建立市级储备粮承储准入机制,将地方储备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健全和完善以粮食零售市场为基础、粮食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期货市场为先导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切实加大对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发展粮食统一配送、电子商务和期货市场,重点推进云南省粮油批发市场工程项目的建设。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多样化”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粮食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引导多元投资主体投资各类粮食交易市场。适度发展城镇粮油供应网络和农村粮食集贸市场。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以粮食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连锁经营店和社区便民店;继续搞好放心粮油、放心粮店的管理,切实提高粮油质量安全水平。逐步完善市场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机制,健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

健全和完善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现代粮食物流和加工业为依托、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粮食产业化体系。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粮食企业兼并重组,努力提升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重点推进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黄龙山(饲料)工贸有限公司两户企业的整合重组,分别组建粮油集团,年内至少完成1户组建集团的任务。积极推进粮食加工企业设施设备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发展二次加工、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强化品牌的质量支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市场销售量大、竞争力强的强势产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加强粮食物流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粮食物流通道网络化、过程四散化(散装、散卸、散储、散运)、作业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

健全和完善以粮食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库存监管为主线、以质量安全为重点的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粮食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依法履职。深入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大宣传、实施力度,提高粮食行政执法水平和社会认知度。健全粮食行政监管机制,完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粮食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机构、人员和经费的落实力度,为规范粮食执法行为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完善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强对已经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经营者的指导、服务和监管,定期进行审核,切实规范粮食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粮油质检中心和各粮食检化验室的作用,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为我市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严把粮食质量安全关,严禁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重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切实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狠抓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高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创新党建工作,勤政廉政高效不委顿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继续做好项目推进工作,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力争在下半年完成政府行政中心重建、卫星至义和外连道路重建、中崇路至彭青线路段扩建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2、继续做好我镇安全生产工作,每月定期对企业、食品、各村(社区)进行安全大检查,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序的进行。

3、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力争寻求更多的开发商、投资商来我镇投资建设。

4、积极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类有效信息,加强政府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企业扩大生产提供服务。

5、依托上海援建机遇,保持与上海援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效援建机制、增进彼此感情,搭建交流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强与静安区联系,更进一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工作方法,并利用各种相互学习的机会,搭建招商平台、争取使两地区域间的合作常态化,使静安区对口援建石羊工作长效化、固定化、模式化。

6、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破解场镇改造资金瓶颈,我镇老场镇建筑多为一层至两层的低矮住房,并参插部分企业闲置国有土地。为此,我镇将采取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和鼓励企业盘活闲置土地的方式,按照场镇总体规划,盘活老场镇内闲置国有土地,并着手进行分片区改造,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开发改造,提升我镇经济实力。

7、努力做好我镇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促进我镇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紧紧把握“构建和谐我县、推进富民强县”这个主题,以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年全局完善经济环境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省、市县党代会和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园区工业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提速”为突破口,大力完善信用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环境和法制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年全局完善经济环境工作主要目标要求是:塑造诚信新形象,提升服务新水平,规范执法新秩序,建立奖惩新机制。

1、塑造诚信新形象。一是严格执行政策。要增强大局意识,紧紧围绕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这个中心,不折不扣地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优惠政策,坚决克服部门利益驱动,切实解决优惠政策不兑现、不讲诚信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二是打造诚信单位。坚持以诚信为本,讲求职业道德,不折不扣地落实优惠政策,原原本本地兑现部门对外服务承诺,凡政策规定的、合同明确的、领导表态的,都要落实到位,努力构建诚信单位。

2、提升服务新水平。一是增强服务理念。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服务”的新理念,积极、主动、热情地接待客商,服务客商,把客商的事当作大事、份内事、最要紧的事,真正做到份内事情立即办,份外事情协助办,重大事情上门办,一切事情创新办,让客商感到满意。二是规范服务程序。二是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实施“政府提速工程”,推行窗口办事自动化和网上我信息、网上查询,提高为民办事的效率与质量。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要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予以解决,当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服务员,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从年起,每月要帮助企业解决一件实际问题。

3、规范执法新秩序。一是实行检查审批备案制。未经县委、县政府同意,不得到企业尤其是园区企业进行各种名目的检查。确有必要的检查,要填写检查登记审批表,报县委、县政府同意,由县完善办开具证明方可进行。同时,全面推行同城同一事项(或问题)一家(或一次)检查制度,主要领导要严把执法检查关,并进行审核签字。严格执行工业园区“十不准”的规定,坚决克服对企业的重复检查和交叉检查,努力减少对企业的检查频次和不必要的干扰,确保月日为企业“生产安静日”。除发现严重违法乱纪情况外,一律不到企业(项目)进行检查。二是实行企业交费登记制。按照建立两条“隔离带”的要求,必须在年月底前,将本单位在该年度的收费依据、标准、数量报送县完善办。单位必须持县完善办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制发的对企业的“收费许可证”,“收费员工作证”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严格按“收费许可证”中所限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行,并认真填写登记卡,否则企业有权拒缴。三是实行首违不罚制。对企业的首次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以教育整改为主,原则上不予处罚,法律规定必须处罚的,且规定了处罚幅度的,取下限不取上限。

4、建立奖惩新机制。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和落实完善经济环境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本部门本单位完善经济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二是完善投诉机制。完善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在全局统一投诉电话。利用电视公布投诉范围、投诉电话和地址。做到受理投诉办结率,企业投诉反馈率。三是认真查办案件。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的案件,要认真进行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依照党纪政纪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到位。

三、工作措施

1、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一是强化思想教育。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完善经济环境的规定以及外地先进经验,对照会议精神、政策规定和先进经验广泛讨论,寻找差距,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构建和谐我县、推进富民强县的高度上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我县形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完善经济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强化工作目标教育。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执法服务范围,对照“四新”工作目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三是开展典型教育。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满意单位、示范单位、示范窗口和满意领导、服务标兵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事迹,激发干部职工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情,实现完善经济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目的。四是开展警示教育。要在抓好正面典型宣传教育的同时,筛选一批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到举一反三,搞好自查自纠。五是强化制度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完善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把完善经济环境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为抓好上述五项教育,要采取组织集体学习、开展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局上下完善经济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为规范完善经济环境工作程序,确保工作提速,今年着重要完善五项工作制度:一是黄牌警告制度。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凡工作人员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黄牌警告:①县长或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启动行政首长问责程序,实行问责的;②违反湘发[]10号文件有关规定,由于工作不作为或慢作为或乱作为两次以上(含两次),工作人员受到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或一名以上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③对县委、县政府有关经济发展环境批示件和县完善办交办件,不认真核实处理,累计两次不报处理结果的,或者对交办的某一事项逾期不回复,经催办仍未按时回复的;④被投诉人员对县完善办查处投诉不配合,或者对县完善办或市完善办处理意见无正当理由不执行的。二是完善处理制度。单位要确定专人受理投诉,设立投诉登记簿,规范受理处理工作程序。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对企业和群众有关经济环境的投诉快速反映、快速处置、快速查结,典型问题赶赴现场及时处置。三是投资环境“绿色通道”制度。四是“一站式”快捷办事制度。要严格兑现服务承诺,受理事项必须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逾期不办的要按照行政许可超期默认制度的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不作为和慢作为责任。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环境质量总体情况

2020年省市下达我区PM2.5年均考核目标为48微克/立方米。截至12月3日,PM2.5平均浓度为46.6微克/立方米,比2019年同期下降9.6%,优良天数比例为70.8%,比2019年同期上升10.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保持持续向好发展态势;2020年(截至9月,10月、11月结果未出)获得市级考核断面水生态补偿金100万元,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配合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完成“10+3”目标任务,我局获得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省级“先进集体”表彰,3人获得“先进个人”表彰。

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

1.压实责任,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市大气污染防治量化考核办法(试行)》,出台《区2020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明晰职责、压实责任,对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进行严格量化考核。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秸秆禁烧工作要求,制定《2020年区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突出夏、秋季重点时段包保值守,抓好全年监管巡查,全区连续6年保持“零火点”。

2.提高站位,加快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一是高标准完成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突出环境,截止11月17日,还剩余1件问题整改积极整改(废弃采石场治理),整改情况:2020年全区废弃采石场治理还剩余15个项目,其中工程治理项目7个,自然恢复项目8个。7个工程治理项目中水冲治理区已完成并验收;太山头、蒋疃、凤山、费寨、虎山治理区拟于2020年11月底完成整改任务;大山头治理区因市政府规划建设郊区公园,拟于11月底完成治理,作为废弃采石场治理项目予以验收后,在启动后续建设(泉山公园)。8个自然恢复项目:金城、牛腿山、小孤山、奶奶山、龟山、会楼、刁山等7个项目已完工,现正在养护中,近期省自然资源厅将验收批复后即可销号。邵山治理区(位于市通鸣矿业有限公司高楼山环保石料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范围内,待矿山闭坑后进行复垦。已向省厅申请备案(自然恢复项目))。

二是高度重视夏季臭氧治理监督帮扶交办问题整改工作。2020年7月至9月,生态环境部开展的6轮夏季臭氧治理监督帮扶共交办我区问题12个,我区高度重视,在完成12个问题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全区涉气企业及个体户,立行立改全部查处问题,全力做好夏季臭氧污染治理。

三是全力配合做好省帮扶督察工作。省生态环境厅计划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对市开展18轮次秋冬季污染防治帮扶督察行动,我局将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对省帮扶督察组交办问题,高标准落实整改任务,举一反三,同时加强后督查,防止反弹现象发生。

3.强化执法,着力减少污染排放。全面落实“五控”(即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工作举措。一是开展“零点行动”和综合执法60余次,检查各类涉气污染源350余家次,常态化巡查全区工地现场22处,整治搅拌站6家、砖瓦窑厂8家。截至12月4日,共立案14起,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份,罚款187万余元,目前到账120万元,查封扣押11家,移送公安机关1起。二是加大国控站点周边3公里排查整治力度,实施南湖绿化提升工程,国控点周边核心区域建筑物屋面合理采取绿化、固化、雾化措施。三是按计划完成3家企业搬迁任务,推进水泥行业提标改造,强化VOCs综合治理,对提标改造的企业协助申请省市补助资金;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对全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全部淘汰或实行清洁能源替代;五是积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及重污染天气等措施,建成区范围内主干道、人行道、路牙石、绿化带等实行全面冲洗。道路、人行道、背街小巷每周水洗不少于2次,树木、绿化带水洗每周不少于1次。

4.严格监管,夯实长治长效基础。积极配合市大气办实施镇(街道)标准站建设,各镇(街道)已完成前期选址工作。全区已布设空气自动监控微观站点42个,选优配齐监控站点大气网格员42名,制定实施大气网格员误工补贴政策,及时解决辖区内发现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打通大气污染治理“最后一公里”。截止目前,累计上报各类生态环境自查事件1120多件,对全区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全面强化水污染防治,坚决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

2020年,辖区主要河流水质总体持续好转。纳入市级考核的5个断面水质改善明显,均达到地表水III、IV类标准。特别是新北沱河蔡桥闸断面2020年起作为省级考核生态补偿断面(同时列入市级断面考核),我局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和对接,持续配合省、市推进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区政府聘请上海的专业公司进行系统化治理,同时区农水部门已向省水利厅申请省级资金4263万元专项用于新北沱河流域治理。2020年,截至9月份,获得市财政水质断面补偿金100万元,“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初步显现;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区塌陷水域水质良好,南湖及华家湖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1.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开展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区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方案》,对我区25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其中“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2个)进行规范化管理。依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对全区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排查,确定省级农村黑臭水体3条。

2.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2020年我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个,为镇青谷社区。该项目以创建绿色家园为目标、加大进村排洪沟两侧绿化力度;对排洪沟内杂草、杂物及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清除,清理过程中共清运河道垃圾300余吨,整平河滩面积1500余平方米,沿排洪沟两侧栽植整齐美观的绿化树木及部分绿地。通过整治,畅通了水系,平整了河坡、整洁了河岸,美化了河道环境。

(三)深入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打赢净土保卫战

1.配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核实和部分采样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于2019年1月1日施行,我局加大学习宣传贯彻力度。配合市局和省地质调查院完成11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复查并补充企业信息核实;完成原巴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原市惠源环保化工厂地块的现场布点;协助开展长源焦化公司污染地块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2.加强固体废物管理。全面推进产生一般固体废物企业纳入固废管理系统。对企业产生的工业固废种类、数量和去向,建立合理转移模式和台帐。确保每个危险废物交接环节不失控、不流失,为本辖区危险废物管理信息化、实施危险废物转移的全程动态监控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区企业固体废物信息系统中申报清单中工业企业15家,医疗机构11家,机动车维修保养8家。

(四)严格执法监管,严控环境风险

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坚持网格化管理和“双随机”检查制度,重点打击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环保执法零点专项行动”,部门间综合联动执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等一系列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和环保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有力地震慑了违法排污企业。

1.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全覆盖,将本辖区内应发证或登记的所有排污单位全部纳入排查范围,通过落实“摸、排、分、清”四项工作任务,全面摸清固定污染源底数,提前完成已发证33个行业的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的发证登记工作,共完成发证类企业32家,登记管理类301家。

2.加强环评工作指导和服务。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严格项目准入,做优环保审批服务,深入推进我区“放管服”和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一切从方便群众办事出发,细化服务措施,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环保窗口的作用,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截至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31个。对属于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17大类44小类项目,允许企业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原则上对于符合要求和条件的项目1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在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期间审批承诺制2个。

3.建立健全污染治理相关体制。制定了《市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了《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成了相关审计整改任务。

4.强化群众环境信访办理力度。2020年截至11月底,受理“12369”、“12345”市长热线等来信、来访、来电共55件,其中“12369”热线13件,微信、网络27件,“12345”热线、来访、市局转办15件,处理率100%,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8%以上。

(五)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1.服从安排,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局始终以大局为先,将疫情防控工作放到所有工作之首,积极响应市、区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由班子成员带头,党员同志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中。支部党员进入社区“三报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强化服务意识,服务企业生产发展。按照《关于统筹做好我市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的通知》的具体要求,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落实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简化了恒健口罩等3家企业环评手续,试行2家企业环评承诺,对12家复工复产企业进行环保帮扶指导,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六)生态环境机构改革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监察大队完成挂牌,同时因人而异调整工作任务,明晰职责,有效调动了人员积极性。机构改革“垂管”以来,相关工作机制更加顺畅,虽然存在班子不健全、机构和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但在改革过程中,实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内生动力。

(七)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根据“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强化执法摸排,采取铁腕措施使黑恶势力在环保领域的犯罪得到了及时精准的打击。

(八)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取得攻坚战最后胜利

我局有帮扶任务的干部职工7人,帮扶对象为宋疃镇古饶社区7户贫困户。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通过发动帮扶人主动作为,如期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任务。

(九)坚持环保宣传,全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1.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六·五世界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和秸秆禁烧等活动集中宣传,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各个层面,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2.坚持原创、大力营造宣传氛围。通过南湖之声、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培训,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委会等定期专题学习、研究部署大气等环保重点工作。区委宣传部、区生态环境分局及各镇办通过学习强国APP、日报、市局门户、美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信息累计300余条。

(十)基层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开展

1.充分发挥党组作用,积极发展党员。2020年根据市局党组批准设立了分局党组,按照组织要求,完成支部换届任务,同时加强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发展党员2名,党员转正1名。分局党组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把党员组织团结凝聚起来,“”等组织生活制度得到落实。配合开展八届市委第十三轮巡察对市局党组“回头看”工作。

2..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为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局领导班子会在周一例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我局按照区委、区纪委、市局纪检组部署,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开展警示教育,我局今年以来未出现政治类有害信息或涉及本单位的重大敏感舆情,未发生干部职工违规违纪行为。

三、存在问题

1.环境质量形势仍较严峻。大气环境方面,尽管全区PM2.5同比下降9.6%,但工业高架源、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及餐饮油烟等大气污染问题仍是我区突出短板,这些问题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我区要完成大气考核目标压力巨大。水环境方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形成了复合型水污染,加之辖区河流和水库较多,个别河段水质不稳定;而水污染治理机制仍不完善,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城乡雨污分流管网、黑臭水体治理、跨界河流污染及农村面源治理等难度大,需投入大量资金和工程长期推动,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土壤环境方面,土壤治理刚起步,污染地块的治理和修复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的情况。

2.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电力、煤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企业污染排放总量依然较大。未来一段时间,高耗能产业仍将是我区支柱产业,资源型、能源型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全市800多家规模企业,我区只占10%左右,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

3.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仍需加强。建立并全面落实突出环境问题市级领导包保整改责任制,加大生态环保在镇(办)、相关部门考核中的权重,切实加强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领导。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多个部门、多家单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有些部门依然存在生态环保职责不清、意识不强的现象,缺乏有效、长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推诿扯皮现象还未能根本消除。

4.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环保法律意识淡薄,通过督察、排查暴露了企业主体责任不到位问题依然突出。

四、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我局将以党的精神为指引,践行“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要求,以构建“美丽”为主线,以污染防治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和综合整治,加快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生态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为全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1.树牢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污染专项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结合实际,以“五控”措施为抓手,加大科技支撑,提升精准治理水平,统筹兼顾,严管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行业,压实镇(街道)属地责任,强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努力完成大气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着力打好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河(湖、林)长制,以雨污管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及农村垃圾、改水改厕及农村污水整治,以市水污染补偿机制为着力点,确保出界断面特别是新北沱河市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推动净土修复战,以农用地、农业面源污染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整治重点,逐步扩大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监管处置。

2.坚持服务至上,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积极实施“放管服”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序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依法简化环评审批,加强对重大招商项目的指导和服务,推动产业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智能转型和绿色提升,全面提升我区工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生态环保政策的实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3.狠抓环保执法,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对在环保执法大检查、大练兵和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的环保违法企业进行重点整治,确保整改到位。加强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管,按要求实现全天候运行,以重拳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充分运用停产整治、查封扣押等强制手段,严厉惩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做到零容忍、全覆盖,让企业自觉守法,不踩红线。

4.强化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一是强化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自觉强化政治责任、政治担当和政治本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工作实效,充分展示新时代生态环保工作者的新作为新形象。坚持“”制度,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通过执法大练兵以及省、市生态环保部门组织的环保培训活动,以及在日常检查企业之余,将案件卷宗等进行梳理、改进、完善,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执法水平。

经济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

全县各级工会要围绕经济发展的中心,把全县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县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

一是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丰富“创争”活动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培养选树典型,激发职工的学习创新热情。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把“创争”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改善职工学习环境。将“职工书屋”建设作为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职工书屋”建设,力争今年“职工书屋”建设有新突破。广泛开展健康向上、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展示风采。

二是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推动职工建功立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劳动竞赛活动。以增强科技含量、拓宽竞赛领域、扩大参赛面为基本要求,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工种的职工技能竞赛活动。在广大职工中进一步掀起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引导职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围绕企业节能降耗、开拓市场、科学管理等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活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为推动科学发展建功立业。

三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激励职工建功立业。劳动模范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县总将在请示县委同意后启动第二届县级劳模评选工作,今年“五·一”前夕进行表彰。各级工会要配合做好有关评选推荐工作,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和工作程序,树立一批富有时代特征、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充分体现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度宣传各级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新时代劳模精神成为激励职工群众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把宣传劳模与关爱劳模、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关心劳模、争当劳模的社会风尚。

(二)坚持依法科学维权,发挥民主管理的职能作用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核心职能。各级工会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是要加强源头参与力度。各级工会要加强调查研究,对广大职工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提出工会的意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组织中工会代表和委员的作用,及时反映并推动涉及职工和工会问题的解决。

二是要加强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推动就业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突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共同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的收入分配权益。

三是要加强厂务公开工作。深入实施《湖南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不断扩大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覆盖面,突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向非公经济领域拓展。进一步规范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厂(院、校)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

(三)切实关注困难职工,扎实做好帮扶工作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职工企盼、党政所需,也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深入开展访贫问苦、“两节”慰问、爱心助学、大病救助、困难职工帮扶等活动,为党政分忧;加强帮扶资金的筹措,积极争取政府补助、社会捐助,增加工会经费投入,不断提高帮扶能力;创新帮扶方式,把帮困和脱贫相结合,与政府部门配合,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工作;不断扩大帮扶范围,把农民工纳入工会帮扶对象,为农民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督促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四)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组织服务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职工队伍和工会工作的对象、内容、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会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加快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步伐,努力扩大覆盖面。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建立健全“党建带工建”的组建格局,以非公经济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领域,以分散、灵活就业的职工和农民工为重点对象,提高非公企业建会率。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努力把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就业方式的职工和农民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新建工会坚持高标准起步,指导其依法选举,同步建立工会、经审、女工、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深入开展“模范职工之家”建设活动,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研究解决建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加大宣传,推动建家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加强工会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组织等的建设。各级工会干部要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尤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着力解决工会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着力解决队伍建设中能力、水平、素质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下工会工作要求的问题。要始终把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拓宽联系职工的渠道。要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加强工会干部协管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